日前,双瑞风电 继SR236叶片11月份顺利在山东滨州基地研制成功后,12月24日在江苏盐城基地又再次迎来了全球最长的SR260叶片,这款260叶片的问世,将继续为海上风电贡献着双瑞叶片解决方案。
12月11日,全球规模最大最长的海上抗台风型叶片(MySE260)在明阳智能 广东汕尾海洋能源装备智能制造中心正式下线。这是明阳智能继今年6月24日下线当时亚洲最长抗台风型叶片后,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再次刷新风机叶片长度的记录。
11月24日,创业板上市委发布2022年第82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,惠柏新材 料科技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。东兴证券为其保荐机构,拟募资3.4172亿元。招股书显示,惠柏新材主营业务为特种配方改性环氧树脂系列产品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主要包括风电叶片 用环氧树脂、新型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、电子电气绝缘封装用环氧树脂等多个应用系列产品。
9月16日,中材科技 (榆林)风电叶片 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年产300套风电叶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在定边奠基。中材科技(榆林)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00套风电叶片项目是2022年榆林市级重点项目、定边县级重点项目,总投资10亿元,占地约510亩。该项目计划投入6套百米级叶片生产线,项目建成后年产300套95米以上大型风电叶片,年产值达6.3亿元,纳税4000万元,带动用工450人以上。产出的叶片将应用至陕、甘、宁、蒙四省及周边约500公里范围的优质风资源区域,同时可为多个国家战略性风场基地提供基础服务,助力国家实现“3060”双碳目标。
2022年7月10日,双瑞风电SR220叶片在滨州分公司顺利下线,该叶片长达107米。
在当前市场中,风机叶片由于采用玻纤复合材料,回收技术难、成本高,目前尚无可规模化的理想回收方式。简单的堆放、填埋和焚烧的处理方式,不符合环保和资源化利用的要求;而包括综合利用、机械粉碎法、热解法、化学降解法和能量获取法等在内的多条技术路线,由于市场规模小、回收综合利用价值低,尚未实现产业化。因此,风机叶片高值化再生技术的匮乏,以及再生后物料难以大规模消纳,一直是制约叶片再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每千克百元,或是碳纤维 材料不仅受风电 领域广泛关注,还可以达到规模化应用的临界点。20年前,维斯塔斯在丹麦、中国申请了一项专利;20年后,专利到期的蝴蝶效应可能传递到整个产业,扰动甚至决定风电叶片 技术与市场的未来走向。有分析者判断,相关拉挤工艺碳纤维主梁叶片专利的到期将成为一个里程碑事件,掀起叶片设计优化的小高潮,倘若碳纤维材料的价格再跟上市场需求的脚步,技术迭代与大规模应用的大高潮将近在眼前。判断基于这样的一项数据:近年来,全球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量在3万吨左右,维斯塔斯就占了2万吨,这是市场的力量,也是专利的力量。
年初以来,受强冷空气影响,全国出现大范降温雨雪天气。持续的雨雪天气给南方大部分山地风电场带来一个棘手问题-叶片覆冰。
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 :展望风电叶片 技术接下来的演进,突破将集中于材料、结构、工艺三个环节之上。文 |《风能》杂志 夏云峰叶片,是风电机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,直接左右着机组的发电效率与成本。在碳中和时代正式开启与风电全面走向平价上网的大背景下,叶片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凸显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叶片技术未来能取得多大的突破,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风电市场竞争力的成色。那么,国内风电叶片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?面临着哪些挑战?如何应对?带着这些问题,本刊记者近日走访了部分叶片企业。“三化”下的挑战纵览风电叶片发展历程,大型化趋势日趋明显,近五年更有加速之势。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中材叶片”)总经理
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 :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自外媒了解到,日前,LM 与其“零废物叶片研究”的合作伙伴已经生产出了第一个100%可回收的叶片的原型。该项目称为“Zebra”项目,项目于2020年9月启动,由法国研究中心IRT Jules Verne领导,汇集了包括Arkema、Canoe、Engie、GE的LM风能、Owens Corning和Suez在内的工业公司。旨在全面推进热塑风电机叶片技术、经济和环境相关性,并采用生态设计方法促进回收利用。如今,在经过了一年的材料开发和测试之后,这款100%可回收的“零废”叶片问世,长度62米,由Elium树脂和玻璃纤维制成的,Elium树脂是一种热塑性树脂